自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徐行镇党委高度重视,把开展主题教育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阶段的重大政治任务,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以“三个聚焦”,高标准高质量推动主题教育各项工作走深走实、见行见效。
聚焦“理论武装”,推动理论学习见“实”
坚持以“学”为先,将“学思想”作为首要任务贯彻主题教育始终,借助党群阵地、送学上门、信息化平台等多种形式推动主题教学理论学习走深走实。
党群阵地助力学。镇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结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出20个“主题教育学习包”供基层党组织进行预约学习,以“微视频、微体会、微小结”30分钟微学习的方式,助力基层党组织更好学深悟透理论知识。在镇、村居、小微网格三级党群服务阵地内开设主题教育读书角,引导广大党员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形成全方位、广覆盖、高频率的良好学习氛围。
多种途径覆盖学。针对行动不便的党员,组织村居干部、社区报到党员,通过送学上门的形式,将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国共产党章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等学习材料送到党员手中,让他们能够足不出户第一时间学习到党的创新理论知识。对于“三新”领域党员,以送学入企的形式,党建指导员深入园区企业开展学习指导,扎实推动第二批主题教育往深里走往实里落。
信息平台推送学。“星火微课堂”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学习板块,每周推送学习内容,以图文对话的形式,在潜移默化中,增加党员群众的学习自觉性,不断提升学习实效。同时,各基层党组织依托微信群开展主题教育学习交流,在党员微信群中选推相关学习资料,以线上的方式交流学习成果和心得体会。
聚焦“分类指导”,注重调联动见“效”
运用好“联”的工作机制,针对不同层级、不同领域、不同对象的特点,进行分类指导,坚持学用结合,切实将理论学习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
跨区域学习强联合。与温州平阳建立起“干部共培共育”联动机制,依托平阳丰富的红色资源和教学点位,搭建起徐行—平阳干部共育桥梁,在干部教育培训方面,开展长期交流合作,以培训互访、座谈交流等形式,探索适合两地人才培养交流合作的新模式,推动两地人才队伍建设迈上新台阶。
跨街镇联学促提升。联合马陆镇实施“头雁联学”计划,常态化开展联组学习、调研互访、微课题研讨、书记论坛等系列联学活动,进一步深化村居干部队伍之间的交流互动,合力培养一批引领一方、带动一片的乡村振兴领头雁,实现“头雁领航、群雁齐飞”。
驻区单位共建联学。创新运用“联”的方法,推动基层村居党组织与驻区单位党组织主动对接,构建理论学习联组、主题党日联办,“四百”走访联动的“三联”工作模式,以“联”聚力,推动双方党组织在互学互鉴中同向发力、共同提升,为徐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凝聚合力。
聚焦“‘四百’大走访”,调查研究见行见效
结合深入开展“四百”大走访,多点发力,不断完善联系走访机制、整合走访调研力量、畅通协商议事渠道,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以实际行动推动主题教育见行见效。
完善联系走访制度,制定《徐行镇关于开展“进百家门、访百家情、解百家难、暖百家心”大走访工作实施方案》,组织村居党组织党员干部每日开展常态化走访,针对重点特殊人群,落实“一人一档”,在主题教育期间实现对网格内的家庭、商铺、企业、楼宇等走访全覆盖。发布80个社区服务岗位清单,推动在职党员、报到党员主动“亮身份、亮职责、亮行动”,在楼道内、家门口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成为群众看得见的示范榜样。
完善调研走访力量,发动驻村第一书记、村干部,驻村选调生等力量,深入农村基层一线开展调研走访,进一步密切党员干部与群众的血肉联系,建立健全各项走访机制,延伸走访至网格内的各类主体,围绕村内重大事项及关系村民切身利益的重要问题,广泛听取各类主体意见建议,将大走访的过程变成大落实、大行动的过程,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
完善协商议事平台,依托小微网格党群服务点、党群议事堂、客堂汇等协商议事点,作为主题教育期间“四百”大走访的主要平台,主动接受群众反应问题,倾听群众对于基层治理、乡村建设的意见建议。对于重点、难点问题安排反映人、村居民组长和群众代表一同协商,确保妥善处理问题,逐步形成信息收集、问题发现、及时处理、结果反馈的管理闭环。同时以入企调研、意见箱、领导干部接谈日等形式听取驻在企业意见建议,及时了解所急所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