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党群园地

党群园地

从“群众自治”到“商邻共治”,打造基层治理“双循环”

来源:上海嘉定 作者: 发布时间:2025-04-25 浏览次数:

近年来,徐行镇围绕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切实发挥好群众自治作用,有效凝聚起商邻共治合力,以自治共治齐发力,打造基层治理“双循环”,推动构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共同体。

因地制宜,聚力群众自治“内循环”。结合农村地区实际,继续发挥好“客堂汇”群众自治平台作用,通过村居民骨干带头引领,吸引群众关心关注身边发生的公共事务,主动参与到基层治理中。伏虎村党总支在推动农民平移建房的过程中,利用“客堂汇”所搭建起的协商议事平台,广泛听取村民意见建议,通过与百姓拉家常的方式,耐心做好政策解释工作,共同商议制定拆旧房、建新房、选宅基、落实资金等相关文件,助力平移建房高质高效推进。

因势利导,打通商邻共治“外循环”。在村、社区、街区党组织的牵头引领下,搭建起“商邻汇”协商议事平台,围绕街区范围内的公共议题,邀请村居民、街区商铺共同参与其中,打通围墙内外壁垒,形成“商邻共议、难题共解、结果共享”的治理新格局。徐行社区党总支针对“客堂汇”中居民所反映的老旧小区停车难问题,与“徐家商邻汇”的街区商铺进行协调沟通,制定解决方案,通过利用沿街商铺的公共区域停车资源,对其实施智慧化改造,实施错峰共享机制服务周边居民区,有效缓解了困扰居民多年的停车难题。

融入多元力量。积极推动区、镇两级以及新兴领域群体等治理力量,党群服务阵地、街区商铺等治理资源融入“双循环”治理体系,不断提升治理能级。引入“客堂汇”合伙人机制,推动区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城乡结对走进基层一线,为“客堂汇”注入新的功能内涵。组建成立街区三色治理志愿服务队伍,发挥好党群服务阵地、街区商铺、快递外卖小哥三类群体各自优势,推动更快发现问题,更好解决问题,提升治理效能。

打造“商邻”集市。以“商邻汇”搭台,职能部门、街区商铺“摆摊”、邻里“赶集”的方式,打造“商邻”集市,通过集中设摊,开展商铺推介、政策宣传等,助力优化街区营商环境,拉近商邻关系,推动基层治理提质增效。聚焦夜市经济,开展徐行春日集市,将分散在街区各个角落的宝藏店铺组织起来,向周边群众推介自家商品与服务,加强商邻互动,让群众在家门口感受到“烟火气”与“幸福感”的双重温暖。聚焦平安建设,开展特色“法治”集市,在原有提供修剪头发,义诊服务的基础上,邀请到镇市场所、司法所等职能部门聚焦个体经营与企业发展难题,开设法治咨询摊位,为村居民以及街区商户普及法律知识,助力合法有序经营,提升群体法律意识。

完善体系功能建设,打造商邻共享空间。进一步完善党群服务阵地体系功能建设,聚焦多元主体的不同需求,融合多条线治理服务资源,不断提升党群服务阵地的服务能级和覆盖面。曹王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以“开放、共享”为理念,在阵地一楼打造儿童之家以及青少年阅读空间,联合镇团委、妇联等职能部门,举办各类针对幼儿以及青少年的活动,为周边社区、街区内群众解锁了一个新的“遛娃”好去处。启新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联合镇综合行政执法队,在阵地内设立城管执法工作室,面向街区商铺和社区群众开展普法宣传活动,面对面接受法治咨询,推动提升群众法治观念,助力基层治理。

织密小微阵地网络,延伸治理服务触手。依托“融合型”网格建设的不断推进,全面落实一网格一小微网格党群服务点建设,综合考量“围墙内外”,不断优化完善小微阵地布局。启宁社区党总支、启源社区党支部利用社区楼组内、小区花园等居民公共生活空间,打造开放式的小微网格党群服务点,利用这些位置日常人流集聚度高的特点,引导更多群众参与到处理社区事务的议事协商中来。曹王村党总支通过对镇域内主干道边的闲置用房进行升级改造,打造西巷小微网格党群服务点,在辐射周边村民的同时也为来往的新就业群体提供饮水、休憩等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