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一个多月就到水稻插秧时节,今年,徐行镇首次尝试无土育秧,通过本土企业研发的无土基质替代传统育秧土壤,率先在嘉定实现水稻无土育秧技术规模化应用。
据了解,无土基质是由生物肥和高分子材料形成,具有全替土、生态环保、操作简单、秧苗素质好、减轻劳动强度等特点。
在安新村的上海柴米河永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将一袋袋无土基质封口打包,现场十分忙碌。无土基质的生产需经过两次发酵,第一次先将废弃秸秆、 茹料等原料加菌发酵,为期2周,然后采用无动力箱式发酵,约2个月时间。发酵过后原本褐色的原料变成深黑色,再经过翻抛机打成粉末,按比例混入蛭石、粘结剂等原料,之后便可通过基质生产线大规模生产。而在上海渭春农机专业合作社,800余盘国庆稻秧苗已萌发齐整,雪白的稻芽在基质中茁壮生长。“今年7万多盘秧苗都将采用无土基质育秧,基质运来就能用,省去了以往晒土、筛土的工序,预计综合成本能降低不少。”合作社负责人丁惠德说。
“为确保基质的质量,我们进行了长期的育苗试验与跟踪调查,发现在基质秧盘中培育出的秧苗粗壮、根系发达,机插移栽后活棵快、成活率高。”企业技术顾问陈建生表示,“无土育秧成效并不比传统泥土差,而且解决了取土费工、费时、劳动强度大以及难取土等问题,我们的无土育秧基质也得到了上海市农业技术服务中心的肯定和支持。”据徐行镇经济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陈晓锋透露,今年徐行将有3000多亩农田采用无土基质育秧,约占全镇水稻种植面积的25%,未来随着技术的成熟,还将不断扩大无土基质育秧的规模。